写字,语文学习的永恒话题
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、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。汉字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个奇迹,据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记载:“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,鬼夜哭”。为什么汉字的出现能使 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呢?那是因为有了汉字之后,“造化不能藏其密,故天雨粟;灵怪不能遁其形,故鬼夜哭”。现在,圣书字和楔形文字早已不再使用,而汉字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,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,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,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强势文字,越来越展示出她迷人的魅力。
古老的汉字承载着太多的文化,这种文化不仅包含着她所承载的内容,而且也包含着她所用以承载的外显形式。汉字和拼音文字的线型结构不同,她是一种平面型方块组合,其构成成分可以纵横交错,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、特征鲜明的字形形式。因此,汉字这个富含文化因子的符号,从产生之日起,就蕴涵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灵动的形体美。
在语文学习中,写字和识字同样重要,识字更多的是获取知识,而写字更多的则是体验艺术。曾几何时,在电脑刚刚走进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当中的时候,特别是在无纸化办公时代到来的时候,在显示器和键盘逐渐代替了纸笔的时候,有一些人曾经认为写字已经不再重要。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误区,可喜的是,经过短暂的思辨,人们的认识旋即又归于统一,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再次成为大家的共识。的确,汉字的记录功能电脑完全可以替代,而汉字形体的灵动电脑则无法复制,至于写字对于人们的观察能力、记忆能力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,对于人们良好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养成等诸多作用,电脑更是无法取代。
在《语文课程标准》(实验稿)中,“识字与写字”被作为阶段目标五大板块中的一块专门进行了阐述,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“感受汉字的形体美”,“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”,要“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”……在实践中,我们也欣喜地看到,有许多学校非常重视写字教学,更有一些学校把写字作为一项办学特色来倾力打造,把写字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,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。在写字教学中,我们的一批学生和老师已经脱颖而出,有一些老师还把自己在写字教学中积累的经验结集付梓,使之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,使写字教学更加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。
案头有一本朱志明老师的新作《100关键字写字要诀》,朱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已经二十余年,在这许多年里,他对写字一往情深,边实践边总结,学写字、教写字、悟写字、论写字,乐此不疲,这本教程可以算是他对自己这二十余年写字教学的一个最好总结。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教程,我花了整整五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它,不,应该说是学完了它,一边读,一边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按照朱老师的要求描红、临写,不知不觉已是三更时分。
这本书显得很温馨,它注意到了让学生科学地用手用眼,表达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孩子的关爱;这本书显得很精要,它的主体部分只有100个字,表达出了一个语文工作者对汉字的理解;这本书显得很明了,100个基本字配有100个口诀,表达出了一个文化工作者对文化的领悟。这些口诀既点明要旨又琅琅上口,“品上口略扁居中写,下口略长成并列”,“多斜中求正点对正,主次分明撇画匀”,精彩纷呈,不一而足,读者根据这些口诀来读帖、临帖、背帖,写字成了一大乐事。
这里,我之所以用“读者”而不用“学生”,就是担心狭义的“学生”涵盖不了这本教程的使用者,我们的学生如何把字写好,我们的老师如何去教孩子把字写好,甚至我们其他领域的工作同志如何把字写好,都可以从这里面汲取所需要的成分。写字,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话题,是语文学习永恒的话题。
朱家珑
丙戌年冬
(朱家珑 全国著名小语专家 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)